人才培养

Personnel Training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 > 正文

李劲哲,男,汉族,江苏盐城人,系华中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华为基地班)2020级本科生。推免综测位列年级第四,已推免至复旦大学-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直博。曾获“华为一等奖学金”、“校级三好学生”等多项荣誉。以负责人身份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国家级A类项目一项,参加华中师范大学2022年“挑战杯”竞赛助推计划并成功入选(攀峰),并以第一作者身份完成学术论文两篇(一篇CCF B、一篇CCF T3)。先后获得华为ICT大赛全球总决赛三等奖、全国一等奖、TECH4ALL特别奖、“挑战杯”专项赛行星奖,累计竞赛获奖二十余项,取得华为HCIA认证与中级软件设计师。曾担任校级互联网组织“木犀团队”主管职务。


博观约取,厚积薄发

初入大学时期,李劲哲对计算机科学只有基础了解,但通过《新生研讨课》课程,他对该领域的历史和前沿技术产生了深厚兴趣。自小对科学充满好奇的他,受到物理和计算机科学历史的启发,对科学家们的探索和创新充满向往,这种兴趣成为他后来学术选择的基础。

在大一学年,李劲哲在木犀团队的指导下打下了坚实的计算机基础,并认真学习了专业课程。他还积极参与开源社区的活动,在大一学年暑期参加了中科院开源软件供应链点亮计划的项目“Apache SkyWalking的go2sky:增加dubbo-go插件”。

到了大二学年,他开始自学人工智能相关知识,并在蒋兴鹏教授的指导下,与学长学姐一起研究多模态方面的内容,进一步扩展了他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李劲哲坚持每周都投入时间撰写论文阅读笔记,这一习惯不仅帮助他更深入地理解前沿研究,还培养了他学术写作的技能。这个坚持不懈的过程也让他逐渐习惯了面对复杂的科研文献和专业性的知识。这段时间里,李劲哲学会了如何高效地管理时间,平衡学业和科研。他认识到,学习和科研是相辅相成的,通过深入学术研究,他能够更好地理解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并将理论付诸实践。

在大三学年,李劲哲的学术探索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他受到了王成济老师的悉心指导,逐渐确定了自己在多模态任务领域的研究方向。在不断的实验和研究的基础上,李劲哲撰写两篇学术论文并被录用。在科研的过程中,李劲哲不可避免地遇到实验失败、论文拒稿等困难。面对这些失败,他没有气馁,而是积极思考问题的原因,并采取了改进措施。他重新设计实验方案,调整参数,甚至重新收集数据,不断尝试,直到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劳逸结合和谐兼顾

李劲哲一直秉持着"劳逸结合,和谐兼顾"的原则,将这一理念融入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在他的大学生涯中,他深知学习是重要的一部分,但也坚信适度的休闲和娱乐对于保持身心健康同样至关重要。首先,李劲哲注重学业,认真学习专业课程。他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勤奋学习。他明白只有通过扎实的学习,才能够在科研领域有更好的发展。因此,他在学业方面投入了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努力掌握专业知识,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然而,李劲哲也深知学习不能一味地追求,他懂得适度的休息和娱乐对于保持身心健康至关重要。在学习中,他会合理安排时间,进行身体锻炼,享受户外活动,或者和朋友们聚会娱乐。这些休闲时光不仅让他放松身心,还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创造力。他认为,学习和休闲应该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才能够取得更好的学术成绩和生活质量。


学技双修,笃行不倦

李劲哲曾担任互联网技术团队"木犀团队"后端组的成员和主管,积极参与团队的发展规划,帮助团队制定了长远的发展目标,并协助团队成员完成各项任务。除了校内的活动,李劲哲还参与了一项有意义的公益项目,该项目由黄智深教授领导,致力于帮助有需要的人。他担任了树洞救援管理小程序的开发工作,这是一个为了更好地组织和管理救援活动而设计的工具。通过开发这个小程序,不仅提升了自己的编程和技术能力,还为社会公益事业出了一份微薄的力量。李劲哲曾参加树洞救援的年会,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分享经验和交流心得。


给学弟学妹的寄语:

科研之路充满挑战,但也是成长的机会。在科研中,不怕失败,不怕困难,只有战胜自己,才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上一条:计算机学院2020级本科生毕业实习圆满结束

下一条:冯旭冉:砥志研思,笃行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