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宇贤,男,系华中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21级本科生,曾任木犀互联网技术团队主管,获“华为一等奖学金”、校“三好学生”等多项荣誉。本科期间主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A类项目一项。曾获得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一等奖、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专项赛行星奖等数十项省部级及以上奖项。本科期间研究多模态情感计算,以第一作者发表C类会议论文一篇,参与并发表B类会议和中文期刊各一篇。现已推免至武汉大学国家网络安全学院读研深造。
你的容错率超乎你的想象
高考结束后填报志愿时,吴宇贤其实并没有想过学习计算机专业,他最初选择的是数字媒体技术,虽然该专业也属于计算机学科下的分支之一,但与传统意义上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相比,侧重点和研究领域均存在一定差异。可命运的安排总是充满惊喜,一切的转变似乎在冥冥之中早已注定,每个故事的开始又充满了戏剧色彩。因为偶然接触到木犀团队的招新宣传,他与编程结下了不解之缘。通过不断的努力,在成功加入木犀团队后端组之后,吴宇贤发现了编程开发的乐趣,明确了自己的志向所在,并悄悄定下了转专业的决心。经过一个多月的备考,吴宇贤如愿以偿成为计算机学院的一员。
如今,他在计算机学院已经学习了近三年,也慢慢融入了这个温暖的集体。这三年,他默默耕耘努力,让量变的积累在时间流逝中展现出质变的力量。
Talk is cheap,show methecode!
如果说加入计算机学院是吴宇贤本科学习生涯中的重要转折,那么木犀团队就是触发转折的关键,也是他成长的沃土。计算机作为工科专业,尤其需要动手实践。课程学习为他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但他深知,一旦脱离实践所有理论都将成为纸上谈兵。对于计算机专业绝大部分同学来说,写代码是很简单的学习方式,但是简单的招式练到极致就是绝招。
在木犀团队的后端开发学习中,他与团队伙伴一同完成多个项目,从生疏到熟练,在项目中一步步提升自我。在木犀团队的历练让他积累了丰富的开发经验,为他的专业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也让他深刻理解了团队中合作和沟通的重要性。尽管之后他结合自己的发展规划,将学习研究的重点转向了人工智能领域,但这段经历仍然为他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前行的动力。
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吴宇贤在本科阶段的成长旅程也并非一帆风顺。高中时期“重应试”“重分数”的观念在进入大学后没有得到立时的转变,他曾一度陷入“唯分数论”的误区,过度关注学业成绩,忽视了对自己深层次素质和专业能力的培养,因此错失了本科阶段进入大厂实习就业的机会。他逐渐意识到,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去掌握的那些考点和技巧,只能提高考试分数,难以真正在知识的殿堂中登堂入室。这种努力固然有意义,但想要在专业领域走得更远,更重要的是认识到学习的核心在于构建扎实的知识体系和实践能力。
大学初期的课程偏向通识型教育,重在培养广博的知识基础,但对于缺乏明确方向感的他来说,知识的旷野却仿佛一片营养的沼泽。尽管每天都在认真学习,他依旧感到迷茫,不知道应该掌握的重点在哪里。真正的转折点来自于与学长的交流,借鉴了学长的经验后,他开始明白,课程是基础,但每天只是上好课不是长久之计,人生的方向盘必须握在自己手中。他明确了“脚踏实地≤|目标值-现实基础| <好高骛远”,羊群式的随波逐流终将被淹没人海,唯有突破自身的局限,明确方向、开拓认知,才能真正掌控自己的未来。
迷途掌舵,破浪扬帆
大一暑假他的迷茫到达了顶峰,也迎来了他成长中的重要转折。在李劲哲学长(已保送至复旦大学)的帮助下,他首次接触科研与竞赛领域。这次尝试打开了他的视野,让他从单纯的学习转向了探索更广阔的知识天地。在学长的带领下,他加入“针对抑郁症群体的‘多模态情感分析’”课题研究中,亲身体验了学术科研的挑战与魅力。
随着经验的累积,他从课题中的“追随者”逐渐成长为“领导者”。在蒋兴鹏老师的指导下,他开始尝试组建团队并主持“基于多模态情感分析的VR抑郁症在线干预平台”等项目。这些项目经历不仅让他在科研竞赛中崭露头角,也帮助他找到了个人发展的方向。此后,他跟随王成济老师,正式开启了学术科研的新征程。在王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他顺利发表了人生的第一篇一作论文。三年间,他从懵懂青涩到游刃有余,深刻体会到知识不仅限于课本里,还存在于每一次探索和实践过程中。
他始终坚信,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对现实基础的清晰认识,脚踏实地定能朝着理想的方向不断迈进。随着学术与科研的深入,他也更加深刻体会到知识的追求不是短暂的冲刺,而是持续超越自我的过程,百米高峰的背后,是更多万米高峰的召唤,而他将继续以脚踏实地的姿态,一路破浪前行。
给学弟学妹的寄语:
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