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算力人才联合培养,华为智能基座鲲鹏高校行华中师范大学专场成功举办
引领学子探索计算技术前沿,华为智能基座鲲鹏高校行赋能华中师范大学
2023年4月28日,由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主办,华中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协办的“创未来 享非凡 2023智能基座鲲鹏高校行”——华中师范大学专场活动成功举办。鲲鹏生态布道师伍明川、长江鲲鹏生态创新中心CTO王登阳、长江计算运营总监李超波,华中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蒋兴鹏教授、计算机学院党委副书记庄甲鹏老师等共同出席了本场活动,计算机学院何婷婷、周光有等10位老师获得“栋梁之师”,53位同学获得“未来之星”荣誉称号。
在本次华中师范大学专场活动中,来自华为的技术专家们不仅为广大师生介绍了鲲鹏计算的产业生态与发展趋势,还通过列举经典案例、深度分析软件迁移的原理、行业前沿和热点问题互动等形式,带领大学生展望了“鲲鹏生态”的产业前景和计算产业的发展方向,为他们强化专业基础和实践能力提供助益,活动现场气氛热烈。
打造产教融合样板,弥合人才与产业沟壑
当前,数智化正在深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从底层引发千行百业的变革,这个过程中人才是关键支撑。数智人才的培养,既离不开基础理论的灌溉,也需要通过产业实践强化创新能力。产教融合发展是培养高质量数智人才的关键抓手,通过校企合作,高校可以更好地了解行业需求,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就业竞争力;企业也可以借此机会吸收高素质的人才,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业务发展。
作为产教融合的样板,华为鲲鹏高校行不仅是华为给大学生打造科技创新实践平台,也为华为自身技术创新培育了人才生力军。教育部-华为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项目是由教育部、华为于2020年底联合发起,首批布局72所高校,华中师范大学就是其中之一。早在2020年9月,华中师范大学便已成为教育部-华为“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项目的首批建设高校,双方通过教学改革、课程优化及课内外实践活动,建立了以鲲鹏、昇腾及华为云为技术底座的人才培养体系,为行业持续输出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华中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蒋兴鹏为活动致辞,他指出:鲲鹏高校行活动意义非凡,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华为与高校的校企合作,助力高校培养计算产业紧缺人才,构建计算产业新生态。未来,华中师范大学将与华为公司继续深化合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打造、优化华为ICT人才生态链,加速产业创新,为国家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做出更新、更大贡献。
理论与实践结合,全面提升创新实践能力
在本场华中师范大学活动中,华为鲲鹏技术专家向学生们展示鲲鹏应用案例和技术特点,帮助同学们更深入地了解华为智能技术的优势和应用场景。同时,华为公司的专家也分享了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进展和趋势,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计算产业的前沿动态和未来发展方向。
首先,长江计算运营总监李超波以《不负韶华,厚积薄发》为题,从企业的角度向同学们分享关于择业就业的建议。作为鲲鹏智能基座合作伙伴,长江计算致力于计算产业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通过联合生态伙伴,与高校深入开展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合作,为计算产业的繁荣发展奠定人才基础,加速推动计算产业科研创新。
随后,长江鲲鹏创新中心CTO王登阳以《创享未来,鲲鹏与你同行》为题,为同学们介绍了鲲鹏生态的整体概况以及鲲鹏人才培养模式,深入浅出地为同学们讲解了鲲鹏生态构建与未来发展趋势。王登阳表示,无论是产业链还是产业伙伴,都离不开人才的支持,未来希望看到更多计算人才加入其中,共同为推进鲲鹏生态系统建设进程而努力。
最后,华为华为高级工程师,openEuler编译器开发工程师伍明川以《基于openEuler开源社区的Linux学习新体验》为题进行分享,为同学们打开了开源的大门。伍明川老师以开源文化为引,通过分享让同学们充分了解到openEuler开源操作系统、openEuler开源社区基本知识及如何参与openEuler开源社区开发。
伍明川老师表示,开源软件凭借其开放、协同、合作、共赢的优势已经成为促进信息技术发展和创新的重要模式。目前,已超过760家企业加入到了开源社区,汇聚了全球全产业链的合作伙伴,而开源存在的意义,就是通过协作,打造活跃而广泛的生态。
为强化同学们的感知,伍老师还特意安排了课堂小实验环节,面对同学们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伍明川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理论结合实践,进一步强化了学子们的动手实验能力,全面提升学子科技素养。活动结束后,同学们表示,很高兴能够参加这次活动,与专家面对面、切实感受最新技术的机会非常宝贵。
此次活动的举办,使华中师范大学的学生们深切感受到了鲲鹏产业的无限前景,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速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步伐。未来,华为将协同湖北本地计算企业长江计算,继续深化与湖北高校的合作,走进更多高校,共同探索产业人才培养模式,为行业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