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院新闻 > 正文

   计算机学院记者团讯(通讯员 陈泽军 李敬贤 编辑 要娅楠)317日,由华中师范大学机器人协会主办、三四三机器人文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协办,针对华师附小学生的有关人工智能和少儿编程教育的公益课程于华师九号楼机房顺利开展。本次活动旨在让孩子们接触人工智能和编程,训练数学和逻辑思维,激发创新能力,为他们打开科技世界的大门。

  活动分上午和下午两场,一共有四百多人参与报名,但是由于场地和时间限制,主办方随机选取了部分孩子进行体验。华中师范大学机器人协会会长李长江担任本次活动的主讲人。

  首先出场的是NAO机器人,它的讲述成功吸引了在座的小朋友们。随后,李长江为孩子们进行了人工智能的科普,他以提问的形式,引发小朋友们的思考,如“机器人为什么能动?”随后他将程序、指令、编程这些专业名词娓娓道来。在带领小朋友们了解Scratch编程并认识几个编程案例后,李长江开始手把手教孩子们编写他们人生中的第一个程序。

104E4

(图为主讲人李长江与小朋友进行互动)

  程序选取了小朋友们所熟悉的动画角色——熊大和光头强,通过四个步骤最终“帮助熊二躲开光头强的追击”。孩子们在李长江的指导下,完成角色的移动和跳跃,添加程序的条件判断和分数的变化,一步一步实现程序的编写。教学过程中,李长江也用举例的方法让小朋友们简单理解了坐标、循环等程序概念。在志愿者的耐心协助下,所有的孩子都出色完成了任务。

11976

(图为志愿者指导小朋友进行学习)

  教学完成后,李长江分享了一些关于培养孩子学习编程的建议。他强调了兴趣的重要性,但他同时也指出:“编程学习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希望各位家长循序渐进,尊重孩子的选择。”接下来是家长代表发言,家长对本次活动组织者及志愿者表示了感谢。一位双胞胎姐妹的母亲谈到了参加活动的初衷——希望孩子多接触各个领域,这样才能更好地挖掘孩子的兴趣。同时她也对主办方的教学模式和效果表示赞许。另一位母亲讲述了女儿的太空梦,她认为“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都可以学习编程,只要他有梦想,家长积极引导,一切皆有可能。

(图为家长代表发言)

  最后,由教育信息技术学院邓伟老师和计算机学院郭京蕾老师作为颁奖嘉宾,为表现优异的小朋友颁奖,合影留念。郭京蕾老师在发言中表达了对机器人协会的赞赏,肯定了协会成员的能力,“相信跟着他们学习编程的技能的话,应该是很有收获的。”

13B7B

(图为颁奖现场一景,后排右一为郭京蕾教授)

  课程结束后,活动组织者李长江接受了采访。据悉,本次公益课程活动由“三四三机器人创客教育”大学生创业项目提供支持,该项目由机器人协会发起,计算机学院彭熙老师和教育信息技术学院邓伟老师提供指导,先后有来自教育信息技术、计算机、教育等学院研究生、本科生加入,获得学校场地和资金扶持。他表示活动的初衷是希望为孩子打开一扇通往人工智能时代的大门。“我们今后还会继续研发机器人创客教育课程,去更多学校开展公益活动,让更多的孩子有接触人工智能和编程的机会。”同时他向记者透露目前自己正在准备下周在黄陂一中举办的机器人科普讲座以及代表学院参加的“挑战杯”创青春省赛。

  谈及活动的准备工作,他坦言一开始还是遇到了很多困难,比如如何进行活动宣传、保证30余人的课堂教学质量和控场、花大量时间与家长预约协调时间,活动组织志愿者不足等问题。每次活动开始前,他都要提前三个小时和其他协会成员提前来到机房,给60余台机器地安装软件和调试,课后他们会将孩子们的代码发给家长,生成孩子学习报告,并在微信上继续提供支持和协助。最后,他非常感谢教育信息技术学院的邓伟老师、计算机学院的郭京蕾老师对活动的指导,以及计算机学院团委、学生会、机器人协会、创客教育协会、科普协会的志愿者们的配合与协助。此外,他还对大力支持此次活动的计算机学院领导老师以及华师附小的熊老师以及家长们表示感谢。

  尽管是学院唯一选择全职创业的同学,李长江却十分坦然。他认为无论是就业、创业还是升学,都是一种人生选择,年轻的时候应该努力去做自己觉得有意义和喜欢的事情。他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当前K12人工智能和编程课程师资和课程缺乏的问题,让中国更多的孩子有机会接触编程和机器人。“打破机器人创客教育最后一公里,培养更多人工智能时代的创新人才”这是他们团队的创业初衷。

 

上一条: 境外学习阔眼界 交流分享启心智——计算机人的故事之境外交流学子分享会顺利举行

下一条: 言之传道 行之解惑——计算机学院举办第一期“青年教师面对面”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