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院新闻 > 正文

计算机学院记者团讯(通讯员 姚万鑫 杨璟欣 郑邦芃 编辑 陈宇欣 陈雯潓 李逸飞)9月24日下午,华中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南湖论坛”(2025年第五期)于南湖综合楼一楼报告厅举办。本期论坛特邀新加坡前沿人工智能中心副主任、首席研究员周天异博士主讲,本期论坛由计算机学院教师孙昊主持。

周天异博士以“可信多模态机器学习”为主题,带来了一场兼具理论深度与前沿视野的学术分享。报告伊始,他立足实际应用场景,系统介绍了多模态学习在智能医疗、无人系统等关键领域的应用前景与实践价值,并指出:如何融合RGB摄像头、红外或深度摄像头等不同传感器信息,是实现智能决策的核心问题。在深入剖析传统多模态融合方法的局限性时,他表明传统多模态融合方法虽能有效实现信息整合,但面对光照剧烈变化、目标部分遮挡等复杂场景时,因缺乏对各模态信息可靠性的有效评估,常导致决策准确性受限。

针对这一技术瓶颈,周天异着重介绍了其团队在动态学习与不确定性建模领域取得的最新研究进展。他指出,当前深度学习模型普遍存在“过度自信”问题——即便判断错误,模型仍可能输出高置信度结果,严重威胁关键应用的可信性。为此,其团队提出以“不确定性”为核心的创新解决方案:通过建模与量化不同模态的不确定性,并在证据融合策略中动态调整各模态在最终决策中的权重,从而显著提升模型的鲁棒性与稳定性。

本次讲座系统呈现了可信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进展,尤其聚焦多模态学习中的不确定性建模与动态融合。周天异结合自身科研经历分享的深刻见解,不仅拓宽了计算机学子的学术视野,也激励同学们以更开放和主动的姿态,投身未来的学术探索与技术创新。

上一条:科创答辩 赋能青春:计算机学院举办“挑战杯”院赛答辩

下一条:喜报 | 我院刘会老师团队在湖北省科技攻关青年突击队“科创有我 共建支点”岗位建功竞赛中荣获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