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Personnel Training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 > 正文

肖振豪,共青团员,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类专业2023级本科生。在2023-2024学年中,学习成绩排名年级第四,综合测评排名年级第五,获得国家奖学金,校“三好学生”,圣兵爱心社“社团之星”等荣誉称号,移动应用创新大赛省级三等奖等奖项。积极参加志愿活动,累计志愿时长超过100小时。


迷途寻径,志定方向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刚步入大学的那一刻,肖振豪对未来的道路并没有清晰的规划。与高中时那种步步为营的生活节奏不同,大学生活充满了自由与选择,面对各种活动与课程,心中充满了期待,但也不免感到迷茫和不安。面对未知,他不禁开始思考:大学,究竟给我带来什么?我又该如何在这个全新的环境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定位?被这些问题困扰的肖振豪在课程学习、学科方向、社团活动等方面徘徊不前。那时的他,既渴望进步,又害怕失败,生怕自己在这片广阔的海洋中迷失方向。

经过短暂的调整,肖振豪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对专业知识的兴趣点,并最终决定不再焦虑,而是主动去尝试、去探索、去发掘自己的兴趣与潜力:通过与其他同学讨论交流、向学长学姐请教、向导师咨询等方式,他不仅明确了自己的学习目标,还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领域,逐渐适应了大学生活。

当然,志在心中,而路在脚下。明确志向的同时,肖振豪也正稳步迈向自己的梦想:课堂上,他全神贯注,积极互动,将每一次提问和思考都视为深入探索知识的机会;课后,他主动钻研课程重难点内化知识,并利用空余时间自学专业技能。凭借严谨的学习态度,大一学年他在课业上取得专业第四的成绩,为深入学习专业知识筑牢根基。与此同时,肖振豪也将课内所学延伸到课外实践,在移动应用创新大赛中与团队攻克重重技术难题,将创意构思落地为创新产品,最终收获大赛三等奖与宝贵的开发实战经验。

人生有涯,学海无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肖振豪深刻地意识到,只有脚踏实地地前行,内心的迷雾才会散去,随之而来的便是璀璨晨曦。


奉献爱心,传递温暖

作为圣兵爱心社的一员,肖振豪积极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累计服务时长超过100小时。在诸多志愿服务中,他印象最深的便是“利废助学”与义卖活动——通过回收华师学子志愿提供的塑料瓶、纸板、衣物等物品、售卖社团文创产品等多种方式,将所得资金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提供帮助。活动开始后,肖振豪与同伴们一起向过往的行人耐心地讲解项目的参与方式与意义。虽然烈日灼烤,汗水湿透了衣服,但看到大家的支持与理解,心中充满了莫名的满足与喜悦。当善意汇聚成点滴支持,看到所做的一切能够为他人带去帮助,那一刻的感动让肖振豪难以忘却。

除了“利废助学”、义卖展卖活动,肖振豪还多次参与了地铁站服务等志愿活动,这些活动不仅锻炼了他的沟通与组织能力,也让他深刻体会到志愿服务所带来的责任感与成就感。正如泰戈尔所说:“爱是理解的另一种形式。”通过志愿服务,肖振豪学会了用行动去传递爱与温暖,也懂得了责任与担当的重要性。


运动之乐,共享切磋

对肖振豪而言,运动不仅是习惯和兴趣,更是学习之外放松自我的最佳途径。作为一名喜爱乒乓球的学生,他早早加入了计算机学院乒乓球队,与一群志同道合的队友一起切磋球技。初入球队时,他的球技并不出众,但在一次次的训练中,他逐渐提高了自己的技术,也收获了友谊和乐趣。

与此同时,运动也让肖振豪体会到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每一次与队友的训练与切磋,都让他感受到了“以球会友”的乐趣。在乒乓球场上相互切磋,分享技艺,互相鼓励,不仅提升了技艺,而且加深了彼此间的友谊。正如《红楼梦》所言:“世事动摇风波里,人生淡定从容中。”运动成为肖振豪大学生活中的一片宁静之地,让他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中保持了身心的平衡,也找到了更多前行的动力。

“天空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肖振豪深知,青春是一段短暂却充满无限可能的旅程,正如这句诗所表达的,人生的每一步,虽然没有留下明显的痕迹,但每一次的飞翔,都会在心灵深处烙下独特的印记。他相信,尽管未来充满未知与挑战,只要勇敢追梦,脚踏实地,便能在这片广阔的天地间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

上一条:彭若菲:弘道养正,博学笃行

下一条:本科生国家奖学金风采展——梁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