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就业

Recruitment
当前位置: 首页 > 招生就业 > 学子风采 > 正文

李逸飞,共青团员,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类专业2023级本科生、华中师范大学校级“青马工程”恽代英菁英学校十期学员班成员,现任计算机学院团委办公室部长。大一学年平均学分绩94.476,综合成绩和学科成绩均排名年级第一;获评校“优秀共青团干部(学生)”,2023-2024学年年度“校优秀学生干部”;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特等奖、中国机器人大赛无人机挑战赛全国二等奖、“挑战杯”2024年度“揭榜挂帅”专项赛全国二等奖、蓝桥杯省赛三等奖等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奖项。志愿服务时长累计达68.5小时,获评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学生)”。


秉烛夜游,文理兼修

“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强、覆盖面广的学科,需要持续地学习和广泛地实践,敢于试错、不骄不躁。”李逸飞便是带着这样的觉悟开启大学的学习生活的。他从不满足于掌握课内的知识——事实上,他最大的收获来自他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在大一上学期的“十一”小长假期间,没有出游的李逸飞选择待在图书馆啃下了整本英文原版《线性代数导论》,奠定了扎实的数学基础,并从此点燃了一发不可收拾的自学热情:算法竞赛、前端技术、Latex排版、Linux系统、ROS开发、无人机仿真、深度学习……广泛的学习让他对今后的发展有了清楚的方向认知和基本的知识储备,也让他在课外学术竞赛收获了累累硕果。

专业学习以外,李逸飞还对语言学习情有独钟。在英语学习中,他秉持“长期主义”和“实用主义”的理念,将英语融入日常学习生活中,用英语收听喜欢的播客、阅读专业的文献、模仿出色的演讲。这种“用英语”的思维模式让他在大一就收获六级636分和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的成绩。他认为,英语让他拥有了认识世界的窗口,从长期来看也将反哺他在计算机领域的深入学习。


文以载道,字以传情

身为工科生的李逸飞,却对文字有着一份独特的情感。这份情感不仅体现在他对文学阅读的痴迷里,更体现在他对文字工作的热情中。过去的一年里,李逸飞兼顾学习与工作,担任校级、院级、年级和班级的多项职务,其中宣传工作是他亮丽的名片之一:担任华大青年融媒体中心文字记者,向省级、市级、校级和院级等多级媒体供稿二十余篇,协助所在班级成功申报一次团日活动优秀案例……踏实沉稳、注重细节的性格,让他得以将热爱与责任融为一体,凭借一系列出色工作成果获评校“优秀共青团干部(学生)”、2023-2024学年年度“优秀学生干部”。

课余时光被电脑屏幕上的文字填满,但李逸飞乐此不疲。“文字之于工作,如同代码之于学业,”他这样谈道,“在当时看来充满苦涩的一份份稿件,而今都变成了记忆里甜蜜的存在。”


冲破桎梏,行者无疆

为了避免成为一个人们刻板印象中的程序员,李逸飞还培养了在文体领域的爱好:跑步、唱歌、吉他,并积极参加了各项文体和社会实践活动,让自己保持活力。校园内,他出现在校运会、校第一届万米长跑接力赛、迎新晚会表演、元旦晚会汇演等场合;校园外,他参与数字安全巡逻实践、平安东湖等志愿服务活动,为社区“暑假学堂”设计了无人机科普系列课程并成功入选团中央“七彩假期”志愿服务团,还参加了校“青马工程”暑期政务实习并获评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学生)”……对他而言,用丰富的课外活动装点自己心灵的房间,也是枯燥学业中自我调节的一剂良药。

旁人眼里,他忙碌不已;自己心中,他甘之如饴。虽然资历尚浅难免碰壁受挫,但他坚定自己的信念和步伐,做一名热爱学习的学生、当一名热心服务的学生干部。

心中有海,不赶浪潮。大一的经历让他明白,大家向来认为的捷径其实正是焦虑的源头,遵循自己的热爱、踏着自己的节奏一步一步前进,脚步轻盈却掷地有声。站在又一个起点,李逸飞已经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未来更多的挑战、更多的机会、更多的美好。

上一条:本科生国家奖学金风采展——刘贤政

下一条:研究生国家奖学金风采展——朱汉峰